刊名:牡丹江大学学报
主办:牡丹江大学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ISSN:1008-8717
CN:23-1450/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5627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期刊热词:
翻译,文化,教学,大学生,教学改革,高校,大学英语,英语,隐喻,高职院校,
根据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20个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普通高中在原有科目基础上开设劳动课程,为6个学分必修课。在对劳动教育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建立大学劳动教育与社会劳动需求相适应的双向联动人才培养机制,成为目前大学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大学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传统劳动内涵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传统劳动内涵一般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人们普遍认为体力劳动毫无技术含金量,无须受过多教育,更谈不上体力劳动者需要上大学。人们依然将体力劳动视为基本、粗糙和简单的劳动,而脑力劳动者则被认为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精英阶层的代名词。劳动从字面简单区分为体力和脑力劳动,对劳动内涵的界定和理解就显得简单而片面化。
(二)劳动内涵继承与发展
不同的历史时期,劳动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教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卢卡奇对劳动的定义为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3]。将人类的需求、社会发展与自然相统一共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卢卡奇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继承与发展。在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上,毛泽东同志强调:“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4]。”这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将劳动提升至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高度,是站在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大学劳动教育内涵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
(三)大学劳动教育内涵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传统劳动内涵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新时代赋予大学劳动教育新理念和新使命。对劳动内涵不断丰富与发展有较清晰认识后,我们不难发现劳动就是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社会的分工,实现人的需求、社会发展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5]。大学的使命就是要建立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大学劳动教育要融贯德智体美全过程育人,为国家复兴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传统文化对劳动教育的影响
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但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论语》中提倡“学而优则仕”;汪洙提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孟子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等。这对老百姓在劳动和劳动教育意义认识和观念上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社会价值导向对劳动教育的影响
一是社会媒体对劳动价值观的正能量宣传有待加强,引导人们在意识和观念上认为劳动光荣、尊重劳动和认同劳动的深度及广度不够。二是社会分工与待遇差距的悬殊,出现了人们将劳动分为三六九等的社会现象。三是一些贪污、网红、明星、整容、不诚信经营,甚至不劳而获等负面社会效应,对年轻人通过诚信、勤奋劳动实现价值导向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功利化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影响
一是功利化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影响。当前,吸引优质生源、“唯考分、唯升学”成了小学、中学、高中,甚至幼儿园办学质量好坏的评判标准。这种教育现象对劳动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二是家庭教育剥夺了孩子从事基本劳动的权利。现在许多父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拼下一代”,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精力投入学习,父母承担了孩子全部的衣食住行,剥夺了孩子通过从事基本的家务劳动提升自身劳动自理能力的权利。社会竞争是客观存在,不可否认,但可以想象小孩没有从事基本的劳动与付出,就不能理解和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更谈不上对劳动的尊重和审美了。
(四)大学教育理念对劳动教育的影响
1.大学人才培养理念对劳动教育的影响。一些大学认为德智体美是大学育人的内在规定,而劳动是社会对大学育人的外在要求,理应属于社会劳动教育范畴,不应成为大学教育范畴。梅贻琦先生在他《提倡吃苦耐劳精神》中提出,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出发,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剖析出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差距就是“劳动”[6]。因此,大学劳动教育理念与社会劳动需求的脱节,将对大学培养适应社会劳动需求的人才产生影响。
文章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mdjdxxb.cn/qikandaodu/2021/0708/678.html
上一篇:与父母分享大学生活
下一篇:大学的网红文化影响及现状思考
牡丹江大学学报投稿 | 牡丹江大学学报编辑部| 牡丹江大学学报版面费 | 牡丹江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牡丹江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牡丹江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